烏魯木齊小學每周食譜展現現代兒童優質營養餐現狀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9-23
最近在瀏覽烏魯木齊市某小學的每周食譜時,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們如今享受到的優質營養。這種變化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回想我的學生時代,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豫北的一個農村學校就讀。那時的條件非常艱苦,沒有食堂,學生們都是放學后各自回家吃飯。即使家里提供的飯菜簡陋,也未必能夠保證吃飽。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轉學到姥姥所在的村里的中心學校上初中。這里雖然有學生食堂,但供應的食物也非常有限,主要以饅頭和包谷、白面糊糊為主。即便如此,學生們仍然需要從家里帶上面粉并交到食堂換取飯票,再憑票打飯。當時的菜全部是素炒,且油星極少,想在其中找到一點肉簡直是奢望。

高中時期雖然學校有食堂,但我卻一天都沒有在那里吃過飯。由于沒有錢,我只能每天往返于家和學校之間吃飯。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夜晚上夜自習時,肚子餓得更快,那種饑餓感至今難忘。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學生時代。看到現在的孩子們在學校里享受如此好的伙食條件,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和進步。如今孩子們的營養狀況與過去相比,簡直無法同日而語。

這種對比不僅反映了時代的變遷,更體現了社會對于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