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為其父馮師英撰寫的墓志銘,珍藏于陜西省碑林博物館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23
《大唐已往的左監門長史馮府君墓志銘與追悼文》,這件由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為他的父親馮師英所撰寫并鐫刻的石碑,于2015年在西安被發掘出來,并現珍藏于陜西省西安市的碑林博物館中。


墓志銘的內容概述
墓志銘深入描繪了馮師英的生平經歷,包括其家族脈絡、官職變動等信息。他名為士,出生于冀方信都,曾祖是周朝的永州刺史馮臘;祖父馮興擔任過天官府膳部下大夫;父親馮伏則為隨益州通義縣令。在官場生涯中,馮師英歷任御史臺錄事、雍州藍田縣主簿、右武衛錄事參軍、司農寺主簿、京西市令等職位,并最終于顯慶四年(659年)逝世,享年七十一歲。


書法的品質與價值
馮承素在撰寫墓志銘時所展現的筆法,已達到媲美歐虞褚等頂級書法家的程度。其書法作品中,用筆精細,構字宏闊,兼備二王雅致書風和魏碑楷書的嚴謹方整,呈現出一種大氣磅礴的藝術風格。點畫、斜正、曲直、開合、疏密、藏露等細節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整個作品通篇氣韻流暢,美不勝收。


歷史與文化意義
馮師英的墓志銘不僅是一份記載家族歷史的珍貴文獻,也為深入研究唐代長安西市及其絲綢之路貿易情況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其中關于馮承素的部分,對于書法史的研究而言也是極為寶貴的資料。因此,《大唐已往的左監門長史馮府君墓志銘與追悼文》不僅是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藝術品,也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歷史文獻,對唐代的文化、歷史有著深刻的洞察和記錄。


《大唐故左監門長史馮府君墓志銘并序》,作為一件融合了個人哀思與書法藝術的紀念物,其價值不僅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更在于它以獨特的方式見證了古代社會的文化脈絡和審美追求。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