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招遠,冬至將至,入冬之后的兩場降雪,路邊的菊花傲視風雪的姿態。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5-12
煙臺招遠,冬至將至,入冬之后的兩場降雪,路邊的菊花傲視風雪的姿態,真是令人嘆服。#冬日生活打卡季#
還有四五天的時間,就要到冬至節氣了。按照老輩子的說法“長到夏,短到冬”,也就是說到了冬至以后,每天清晨天亮的時間,便會一天比一天早一點。

在我們當地有種說法“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蔥。”這句話里面的“線”和“蔥”,都是農家人過日子用到的東西。
關于“線”的說法,小時候常聽母親嘮叨,是指用來縫衣服的縫衣線,“一線”是指細微的改變。
而村里有些老人說,是指過去農家人都用線車紡線,吃了過夏至的面條,每天天亮的時間會變短一些。農婦們趁著光亮,紡出來的線會減少,這就等于時日變短了,連紡的線也會變短。

蔥是農家小菜園種的大蔥,“一蔥”這里指的是一個蔥葉的寬度,并不是指一株大蔥的高度。山東的大蔥高度,在網上成為調侃的熱門,比人都高的大蔥,說明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這個“一蔥”是指蔥葉的寬度,也就是指細小的改變。
在過去農家人沒有鐘表,作為時間參考,因而這個“一線”和“一蔥”,都是農家人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而做的批注。

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一天長一蔥”指的是過了冬至后,白天的時間每天增加大約兩分鐘。
讀小學的時候,老師讓幾個同學站在講臺上做過模擬,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和自轉的軌道變化,導致地球上出現晨昏的改變。
在農家人的生活中,以常見的事物作為記錄時間的標準,是農家人為了生活,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
小時候去奶奶家玩,奶奶家窗臺上有一本小冊子,爺爺當時是活著的,他和奶奶七個孩子的生日都記載在了這本冊子里。
這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知道,農家人過日子,一針一線來之不易,因而勤儉持家成了農家人骨子里的特性。
過去的苦難,一步深一步淺,就這樣慢慢的捱過來。看看路邊的菊花,入冬之后的兩場雪,都讓積雪給埋在了雪里邊。等積雪融化后,露出來的花骨朵,只要溫度一上升,就立刻接著生長,沒有半途而廢。#頭條創作游園會#
現在的農家人,迎難而上,努力生活,沒有啥驚天壯舉,只有“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感慨。#記錄我的2024#
@頭條三農 @頭條農友會 @頭條本地通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