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市食品街:歷史與現代交融的美食之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7-24
始建于1984年的天津食品街,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街道四周環繞著高達數丈的灰色圍墻,將整個食品街圍合成一個規整的四方形。內部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巧妙地將食品街劃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沿街分布著多層店鋪。其中第二層由環繞全街的平臺式回廊連接,底層則主要經營各式地方特色小吃。
食品街的入口處設有四座仿清式古建筑風格的門樓,每座門樓高達24.5米,寬度達16米。這些門樓的屋頂采用重檐殿式木結構,飛檐翼角統一設計,頂部裝飾有琉璃瓦套獸、戧獸以及龍、鳳、獅、仙人等走獸形象。屋面鋪設綠色琉璃瓦,正脊兩端安置了兩個正吻獸,屋檐下的額仿、墊板、梁枋上繪有精美的金碧彩畫。



四座門樓分別命名為“振羽”、“興歌”、“中圣”和“華腴”,這四個名稱的首字母連起來即為“振興中華”。牌匾上的字體選自中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和趙孟頫的作品。每個牌樓的命名都富有深意,如“振興迎賓”、“興歌起舞”、“中圣醉酒”以及“華腴美味”,與亭檐的八個翹角相互映襯。


整個建筑群由三層樓組成,中心位置設有十字甬道,頂部采用弧形玻璃頂設計,將四個區域封閉并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共享空間。每個甬道的入口都建有門樓,門洞上方刻有“南市食品街”五個大字,這五個字的書法風格源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

食品街的照明設施豐富多樣,共有80多種燈具、6000多臺和20000多盞燈。其中包括具有民族特色的古銅色六角吊燈、六角壁燈、六角庭院燈以及八角柱燈,還有現代風格的水晶棒組合吸頂燈、紅棉花吊燈、菊花吊燈等。這些華燈造型各異,為食品街增添了無限魅力。



在主體建筑之外,食品街內還展示了豐富的彩繪藝術、文采飛揚的匾額書法以及清新優雅的園林小品,這些都為游客提供了美的享受和藝術的熏陶。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