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元宵節習俗盤點:一個月的狂歡盛宴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25
福建省莆田市的元宵節是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傳統慶祝活動,從正月初三持續到二月初二。
在2月15日這一天,秀嶼區南日島浮葉村舉行了一項特別的抬轎沖海儀式。村民們將轎子抬出巡游后,年輕力壯的人們會抬起轎子直接向大海沖去,祈求新的一年里出海平安、漁獲豐盛。這一習俗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2月21日,在涵江白塘鎮的鎮前村,村民們進行了一場令人震撼的坐刀轎打鐵球儀式。在這一活動中,被請上刀轎的人們揮舞著帶有尖釘的流星錘敲擊自己的背部,盡管血流如注但依舊面不改色。

正月十七日中午,在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青年男子會赤腳踏過熊熊火焰進行“踩火”表演。他們抬著社神座轎在火堆上走過,以此來祈求家庭幸福安康、事業蒸蒸日上。
皂隸舞是莆田地區元宵節期間常見的一種民間舞蹈,它作為迎神儀式的一部分,用來迎接神駕的到來,并且作為一種娛樂活動為觀眾帶來歡樂。參與者分為旗牌官、皂隸以及伴奏者等不同角色,通過“盤腿跳”、“左右跳步”等一系列動作來展現舞蹈的魅力。
莆田元宵節的文化內涵深厚,它不僅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唐代就已經有了慶祝的習俗,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許多民俗活動如打砂花、點燭山等都傳承了數百年之久,成為了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這些節日還促進了社區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


在元宵節期間,各種民俗活動都是為了祈求吉祥和幸福而舉行的。例如,在荔城區江東村有一個桔塔的傳統習俗,寓意著吉祥如意;而在涵江區芳山村,“挑盤擔”活動寄托了村民們對甜蜜生活的美好愿望。

除了豐富的文化活動外,莆田元宵節期間還有許多美食供人們品嘗。糖炒湯圓是其中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甜品,制作時需要將糯米粉與開水混合揉成團狀,再將其切成小塊并壓平煮熟后放入加有紅糖、白糖以及蔥頭油的鍋中進行翻炒兩三分鐘即可食用。

元宵年糕也是當地人喜愛的一種美食。它由糯米粉、面粉、紅糖和白糖等多種原料制成,在經過浸泡與攪拌之后,通過蒸制的方式制作而成,口感軟糯可口,既可以單獨享用也可以裹上蛋油煎著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