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莆田:打破“福建美食荒原”的標簽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9-27
提起我家鄉的特色美食,盡管有些人認為福建省莆田市在美食方面相對遜色,但實際上這里有許多地道的小吃值得一試。比如著名的莆田鹵面、涵江豆漿炒米粉、宴皮扁食、煎包、拌泗粉、海蠣湯以及炸紫菜丸等,但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的是莆田的線面,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媽祖面。
在莆田,大年初一清晨的第一餐通常是享用一碗線面。這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種傳統習俗,并且每個地方都默契地遵循著這一規矩。從我記事起,每逢春節早晨,父母都會早早起床祭祀完后開始煮線面。他們將線面放入沸水中煮至熟透,然后加入熬制的蔥油拌勻,再在面上撒上炸好的紫菜、燉得恰到好處的香菇以及過油后的甜豆和香脆花生米。這樣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線面不僅能滿足味蕾的需求,還蘊含著美好的寓意——“平安面”或“長壽面”,象征著來年健康長壽、一帆風順。莆田是一座臨海的城市,過去漁民們沒有田地可以耕作,只能依賴出海捕魚維生。每當他們即將出海時,家人會為他們煮上一碗線面祈愿平安歸來。隨著媽祖文化的傳播,媽祖面逐漸受到外地人的關注與喜愛。關于線面越煮越多的說法其實是因為傳統制作工藝中的反復抻拉和晾曬過程使得面條變得非常細長,在煮的過程中遇水膨脹變多。

由于“線”字在當地方言中發音近似于“壽”,因此在生日那天,莆田人會為親朋好友煮一碗長壽面以祝福他們健康長壽。這種美味的媽祖面不僅具有吉祥的意義,而且口感細膩滑爽,是值得推薦給每一位訪客的一道佳肴。如果你有機會來到莆田,請一定要嘗一嘗我們地道的手工線面。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