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為什么要焙火?不同烘焙方式的影響解析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fā)布時間:2025-07-27
巖茶為什么要焙火?
在制作過程中,巖茶的烘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然而,由于制茶師的手法、認知差異以及服務對象的不同,使得烘焙的程度和方式呈現出多樣性。

走一道水(或稱“走水茶”)上市:

這種茶葉含水量高,內部組織平衡性差,容易失去風味。僅適合嘗新及學習制茶之用,不宜長期飲用大量購買。

如喜歡此類風味,請要求輕火茶或者三道原滋原味的烘焙。
輕火茶:

這類茶葉經過低溫(約110度)慢燉處理三次后制成,能夠較好地保留了巖茶的原始香、鮮爽等特質。適合收藏和品鑒。


中火茶:

通過適當溫度烘焙形成的風味獨特之茶湯顏色更深,口感更加醇厚,香氣內斂。推薦經過三道烘焙以確保品質。



足焙火:

這種茶葉的烘焙溫度范圍較大(100-160度之間),且工藝復雜多變,成品滋味也會有所差異。通常斗茶賽要求足火烘焙,但實際操作中可能帶來負面效果如柴火味或焦炭味。

喝足焙火程度高的巖茶,需要等待至少一年甚至三到五年才能飲用以減少健康風險。
以上四點詳細解釋了巖茶因不同烘焙方式帶來的多樣化狀態(tài)。對于初學者而言,在“走水茶”和“輕火茶”之間猶豫時,建議選擇多次烘焙的輕火茶更為穩(wěn)妥;而對于資深愛好者,則需注意足焙火新茶可能會傷害身體。

好的巖茶烘焙是對優(yōu)質做青工藝的支持,所謂“茶為君,火為臣”。但若處理不當,則會破壞茶葉原有的風味或使其變得難以飲用。因此,選擇合適的火候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最終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火點取決于個人體質與口感偏好。讓身體和味蕾感到舒適的巖茶就是最好的選擇。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