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紅桌布下的溫馨時刻:一家三代的情感交織與彩禮的故事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31
在裝飾一新的酒店包廂內,一張鋪著棗紅色桌布的圓桌上,我反復撫摩著手中的菜單,將“紅燒肘子”四個字輕輕摩擦得有些皺褶。
兒子小偉遞過一杯茶,輕聲安慰道:“爸,別緊張。曉曉的父母人很好相處。”
我沒有接過茶杯,而是起身走到窗邊。記得去年小偉宣布訂婚的消息時,他急匆匆地將老房子掛牌出售,還向工友借款三萬元,這才勉強湊齊了彩禮的余款。包廂里的牡丹瓷瓶是從小偉家中搬來的,瓶身上有一道明顯的裂痕,那是小偉小時候不慎摔破的,他用金漆修補過,從遠處看去,那道裂痕仿佛一道閃亮的疤痕。
親家母帶著一袋水果走進包廂,笑著說道:“聽說您喜歡喝茶,我帶來了我們家的龍井茶,請品嘗。”我不由分說地伸手接過,不小心將茶罐碰落在桌角,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上菜時,服務員端來了一道松鼠鱖魚,我立刻站起身:“這道菜是我點的,曉曉比較喜歡甜一點的口味。”我想起了小偉曾提到過,女孩第一次到家里時,他在煎魚時不小心糊了鍋,最后只能泡了兩碗方便面。
隨著酒過三巡,親家公拿出紅色的存折:“我們商量過了,彩禮的意思意思就好,重要的是孩子們幸福。”我抬頭看著他將存折推過來,上面的數字正好是他準備的一半。

散席時,我去結賬,前臺告訴我親家已經付過了。他追到門口,親家母遞給他一個紅包:“這是給孩子的改口費,另外……”她指著牡丹瓷瓶說,“這瓶子真漂亮,透著實在的感覺。”
晚風中,小偉摟著曉曉的腰,我摸出煙來點,卻發現打火機已經被親家公換成了新的,外殼上刻著“平安”二字。他低頭點火時,瓷瓶上的裂痕在火光中散發出暖意。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