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知識付費真相:大IP靠賣課躺賺,小IP需定制服務才能盈利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7-26
揭秘知識付費的真實面貌:知名IP通過賣課輕松獲利,小眾IP則需采取特定策略才能實現盈利。
作為一名從每月銷售僅10單到年收入突破百萬的IP運營專家,我終于看清了知識付費領域的「貧富差距」——
大IP依靠課程賺取被動收益,而小IP必須通過提供服務來打破僵局。這兩條路徑截然不同。
我在早期實踐中踩過的陷阱:小眾IP硬推課程等于自掘墳墓。

剛開始打造個人品牌時,我盲目地相信「課程萬能」的神話,耗時三個月精心打磨了一門名為“產品增長訓練營”的課程,結果卻是:
- 999元的定價僅售出10份
- 學員抱怨理論知識過于枯燥乏味,導致我交付服務的過程中疲憊不堪

真相是:當粉絲數量不足十萬的小眾IP,用戶所信任的是「你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你的課程。
小眾IP正確的變現路徑應當為提供服務勝過售賣課程。
轉型后專注于陪伴式輔導服務之后,我的平均交易金額從4999元躍升至32800元。實現這一轉變的秘訣在于以下三點:
用「陪伴」替代「授課」
- 不是簡單地將一沓課件丟給學員,而是每周進行一對一語音輔導


- 比如幫助學員從零開始建立個人品牌時,我會親自修改腳本、監控數據

通過「成果」贏得信任
- 當我們協助學員成功打造第一條爆款內容后,他們往往主動推薦新客戶給我
- 現在大約80%的新客戶都是由老客戶背書而來
聚焦于「高價值交易」,追求質而非量
- 大IP可以通過出售49元的課程依賴流量獲利;然而對于小眾IP來說,應當集中精力服務5-10位高端用戶,并確保提供個性化且定制化的體驗。
- 目前我每月僅服務8名客戶,這比銷售課程帶來的收入要高出三倍之多
大IP與小眾IP之間最核心的區別:

維度: 大IP(粉絲量超過10萬) 小眾IP(粉絲量在1-10萬之間)
- 變現邏輯:前者依賴品牌影響力大規模推廣課程,后者則深耕于建立個人信任力,并依靠優質服務來打造口碑

- 客戶結構:大IP每次成交可以吸引數千名用戶,但復購率相對較低;相比之下,小眾IP每次服務僅限5-10人,且重復購買率達到80%
- 交付重點:前者傾向于提供標準化的課程材料加上社群內的答疑支持,而后者則更注重一對一的定制化解決方案和以結果為導向的服務
對于小眾IP而言,在起步階段必須完成三件事情:
1. 開展免費咨詢服務:利用低成本服務(如99元/次)來篩選出最合適的客戶群體

2. 努力攻克一個案例:當幫助某位客戶取得顯著成果后,拍攝前后對比圖作為宣傳材料
3. 避免標準化課程:將服務中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個性化方案包」

最后總結:
知識付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兩極分化」:

- 大IP如同超市,依靠大量SKU(庫存單位)來吸引大眾市場;
- 小眾IP則像私人溫泉,憑借精準的服務質量和高附加值來實現溢價。
如果你的粉絲數量尚未達到十萬級別,請不要盲目模仿大V們的課程策略——
首先,成為能夠幫助他人達成目標的「陪伴者」;只有當信任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推出課程才會變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