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綜藝時突然被科普了冷知識,這事兒你遇到過沒?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26
在觀看綜藝節目時,你是否也曾偶遇令人意想不到的冷門知識呢?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是女兒是媽媽》中,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節目組提出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的來源問題。奧運冠軍陳夢迅速搶答道這是戰友情,她退役的母親在旁邊點頭如搗蒜,仿佛軍訓教官驗收成果。說實話,我之前也以為這句話僅屬于婚禮上的浪漫臺詞。


經過查閱資料,我發現這句話竟出自《詩經·擊鼓》,這個發現頗為有趣。兩千多年前,戰場上兩名士兵緊緊握住對方的手,誓言“咱們要活著在一起,死了也要死在一起”,這與現代人戴婚戒時念的誓言截然不同。你們能想到第一個發現這個知識點的人是誰嗎?說出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是一位清華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的教授在前些年解讀竹簡時的重點考證成果。



《邶風》中的詩歌大多出自戍邊戰士之手,如“死生契闊”這樣的豪言壯語在現在聽起來確實讓人感到震撼。然而,我們也能理解后世為何會將這些詩句挪用為婚誓,因為同生共死的情誼在任何時代都令人動容。我在閱讀《周代軍制研究》時發現,春秋時期服兵役需要自帶干糧,戰友間的情誼真的可以托付生死。




讓我透露一個暴露年齡的細節,九十年代代表白墻上還流行刻這兩句話呢。不過現在考古發現越來越多,許多流行語都在“返璞歸真”,前陣子微博熱搜上還不乏有人科普“青青子衿”原本是吐槽征兵制度的。知識迭代這件事兒,就像開盲盒一樣充滿刺激。



你們之前是否也像我一樣,從未想過這句話還有這樣的含義呢?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