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行測必備常識:聲音與光學原理解析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5-16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索物理的基本知識,大家加油學習!
關于聲音:
1. 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 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無法傳播聲音。由于太空近似真空狀態,因此人在太空中是聽不到聲音的。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通常情況下,固體的傳播速度大于液體的傳播速度,而液體的傳播速度又大于氣體的傳播速度。 3. 聲音的反射: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會發生反射現象,例如我們常說的回聲。 4. 聲音的衍射: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會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比如,躲在柱子后面的人仍然可以聽到柱子前面傳來的聲音。 人類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20Hz到20000Hz之間。我們把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稱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稱為次聲波。人類能聽到的聲叫做“可聞聲”,而聲音、超聲波和次聲波統稱為“聲”。聲波不僅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能量,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應用: ① 聲吶:利用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的特點,容易聚集成一束定向發射,可以在水中傳播得很遠,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 ② B超:通過超聲波在不同組織交界面上發生反射,生成聲學圖像來觀察內臟或胎兒。 ③ 加濕器:將超聲波通入水中,劇烈振動會使水“破碎”成小霧滴,再用小風扇將霧滴吹入室內。 ④ 清洗:超聲波能穿過液體并引起劇烈振動,可以將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損壞被洗物體,如眼鏡等,這是聲波具有能量的體現。 ⑤ 除去結石:向人體內的結石發射超聲波,可以使結石被擊成細小的粉末,進而順利排出體外,這也是聲波具有能量的體現。

關于光學原理:
1. 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地面物體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2. 光的反射:照鏡子(鏡面反射)、潛望鏡、水中倒影。 3. 光的折射:“潭清疑水淺”、水中的筷子變彎、海市蜃樓。 4. 光的色散:白光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 5. 光的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現藍色。 6. 光的偏振:觀看3D電影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 在行測常識判斷考試中,經常涉及到關于聲音和光學原理的考察。考生們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多加了解這些知識,以免混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