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種郵資明信片系列:發展歷程與藝術特色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28
深入了解:中國特種郵資明信片系列發展
中國的特種郵資明信片,是郵票系列中的獨特組成部分,用TP作為標識(其中T代表"特",P代表"片")。這個系列的包裝形式多樣,包括信封式、封套式以及本冊式(外皮標記為B,表示本冊式;而片中左下角的A或B則分別代表普通面值和國際航空郵資)。明信片的面值區分普通和國際航空兩種類型。該系列始于1994年1月5日,由郵電部發行了《哈爾濱冰雪風光》特種郵資明信片和國際郵資明信片,至今已持續了30年,至2023年底,已發行了41套。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后,這個系列曾經暫停了一段時間,一度讓收藏家們認為這是該系列的終結。然而,到了2015年,隨著中國郵政的改革,《徐悲鴻作品選》特種郵資明信片的發行標志著這一系列的重啟,并且首次使用了新的中國郵政標識作為銘記。在2019年末,郵資明信片與其他類型的郵品合并為紀特郵資封片,開始接受預訂。



這個系列的特色在于其設計和印制的精致性。每一套明信片的數量根據主題內容而定,可以是單枚,也可以是多枚。郵票圖案與明信片圖案可以不同,打破了風光郵資明信片單一縮小原圖的傳統。設計手法多樣,包括繪畫、攝影等,都體現了豐富的藝術性和創意。所有特種郵資明信片都是雙面彩色印刷,信息量豐富,并且采用了防偽技術,如加膜處理,提高了科技含量和安全性。





從TP28《傅抱石作品----東山絲竹》開始,防偽手段升級為使用了防偽油墨和微縮文字。而TP37B《古鎮磧口》小本片則嘗試了膠雕套印技術,顯示出了工藝的精湛。特別是自《長江三峽》起,又開創了小本片這一新的形式,極大地豐富了特種郵資明信片的多樣性,給集郵愛好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佚名)